跳到主要内容
版本:Next

5.2 离线编程去重检测

5.2.1:免责声明

警告

当开启去重检测时,重复烧录已经烧录过的芯片,将不会消耗次数超级序列号(含标准序列号)、签名等 等权限资产,而是采用当前目标芯片中已有的动态数据(读回缓存)再结合当前工程进行重烧,除此之外,对于重烧已经烧录过的芯片,也将不累计烧录成功或者烧录失败的次数,只记录最后的错误结果,但是对于重复编程的芯片,也会进行报表统计(报表开启的情况下)。

由于目标芯片 UID 、序列号(含超级序列号)、签名等动态信息,由于不可预知的原因,包含但不仅限于诸如 芯片 UID 被伪造、工程配置信息泄落等情形导致隐含的安全问题,诸如带离线烧录次数的烧录,由于开启此功能,导致变成无限次烧录的情况,创芯工坊(PowerWriter硬件) 不对此承担责任,特此声明。

提示

由于受到设备性能和存储的限制,当前功能仅限 PWX1 设备。

5.2.2:用法

image-20250515142343720

功能入口在菜单-》工具-》离线编程去重检测,点击此按钮后,将弹出功能配置页面,如下所示:

image-20250519202755577

  • 开启离线编程芯片去重功能:去重功能总开关。

  • 去重模式选择

    • 基于芯片UID:如果检测到芯片UID 已存在于UID 记录报表中,则判定为已编程芯片。

    • 基于超级序列号或者基础序列号:当工程开启序列号功能,并且序列号在当前工程配置范围之内,则判定为已编程过的芯片。

    • 基于签名(仅限Matrix):如果检测目标芯片签名数据为当前合法数据,则判定为已经编程过的芯片。

  • UID或者超级序列号(仅文件)检索范围:

    提示

    当使用UID 模式时,除了芯片需要包含UID 功能之外,此外要限制一下数据的检索范围,避免编程过程中的性能问题,除此之外,基于超级序列号文件模式,可以在超级序列号配置界面启用排序功能,来优化检索速度,详见关于超级序列号的排序

    • 所有记录(可能会导致编程变慢):从工程初次编程时的第1条记录开始查找。
    • 最后缓存的1000条记录:只从最新的1000条记录中查找。
    • 最后缓存的100条记录:只从最新的100条记录中查找。
    • 最后缓存的10条记录:只从最后的10条记录中查找。
  • 当检测到重复芯片时

    • 重新进行编程(默认):此模式为默认模式,当重新进行编程时,芯片的动态数据,包括签名,序列号等维持不变,重新刷写固件数据,不进行扣量和次数统计(但会更新报表记录)。
    • 返回成功:一般适用于确认当前批次编程成功的芯片,快速进行混料检测,检查编程成功的芯片中是否包含空间(注:查空功能和校验功能也可实现类似的效果,但是通过此功能可以实现更快的效率,适合于大批量场景)。
    • 返回失败:同返回成功类似,差异在于,返回失败时,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快速分拣,以便后续分析。
警告

如果当前项目工程配置中,并没有使能对应的功能,即使当前配置开启,功能也无效。

特别提示
  • 当芯片没有 ID 时,将不会启用基于 UID 的重复检测功能。
  • 未启用序列号功能时,基于序列号功能的去重功能将被禁用。此外,同时启用超级序列号和标准序列号时,优先选择超级序列号来去重。
  • 基于签名的去重功能仅支持 Matrix 签名,不支持 ICWKEY。